Issue #114 離散的地緣政治

離散的地緣政治

妠迪亞.亞拉.姬蘇姬迪(Nadia Yala Kisukidi)

Issue #114
December 2020

奇瑞皮.卡騰堡(Kiripi Katembo),《承受》(Subir),來自 Un Regard系列,2011年。版權所有:Kiripi Katembo。由 Fondation Kiripi Katembo Siku et galerie MAGNIN-A 提供。

有時一個特定的經濟、政治與社會情勢,會讓某些思想中無法克服的固有矛盾原形畢露。例如,為了思考「離散」(diaspora)概念的輪廓,或進一步思考其所勾勒出的(地緣)政治樣貌,幾乎不可能無視新冠病毒大流行的背景。民族國家的邊界已然封鎖,阻卻了持續循環的往返旅程,造就了離散生活。大流行病已經減緩甚至阻止離散族群(特別是定居於面臨經濟危機的北方國家中的非裔族群)向出身國轉移資金。1整個經濟交流與活動隨之全盤打亂。

在進一步討論之前,藉此一隅表明我的陳述處境似乎合情合理,因為這可以解釋後續的一部分反思。我住在法國,一道邊界將這個北方國家與剛果民主共和國分隔開來。即便這道邊界並不是在比鄰的兩個地理區域構成實體的障礙,但它卻是無比真實。格洛莉亞.安札杜爾(Gloria Anzaldua)曾指出,只要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佔有相同的一塊地域,2邊界便毫無疑問地存在:「邊界地帶是由對於不自然邊界的情感殘餘所創造出的模糊與不確定之地。它處於恆定的過渡狀態,裡頭住著一切的禁忌。」3安札杜爾在文章中所提及的邊界,是德州與墨西哥交界處一塊確實存在的地域,而我所謂的邊界則意味著某種文化、象徵與情感的外化過程,伴隨著居無定所、放逐的家庭。「剛果」這個符號以一種低調的方式,貫穿並重組我所居住的法語世界。「南方」寄居於「北方」;多重的空間擴張造就了多種的家庭私生活。多樣的風土相互層疊並膠著於個人的內在生命中。這正是離散生活被地域化的方式。

衛生安全政策破壞了離散生活持續穿移的特徵,將這個星球區隔成一系列密封的實體空間並重劃了邊界。行星地球不再是一個整體,而是毫無意外地成為與民族國家邊界重疊的眾多小世界。為了保護自己與他人免受大流行感染而做的預防措施,4迫使人類無法動彈,被錨定在一地,重新定位其活動。然而,所謂「離散」的概念意指某些人口形成一個整體的能力,是一群人「其成員儘管分散在不同空間,但對某塊土地或地域有著一致性的指涉」5,因此它至少意味著世界上兩地之間往返旅行、不間斷流通的張力。離散生活描繪了一種有移動需求(無論是出於被迫或自願)而存在於這個世界的方式,這也正是全球化的二十世紀的頑強典範。儘管距離遙遠,社群情懷依舊,並在團圓重聚的喜悅之中獲得證實。

構成離散生活的空間串聯描述了一種無所不在的具體形式。對離散的思考並不一定意味著把「自身」(soi)加以問題化,將自身指涉到一片會賦予其本體堅實性與身分認同的原鄉(terre matricielle),而是對居住進行思考。從更為根本的角度來說,即思考同時居住在兩個地方,兩塊土地的事實。離散生活乃基於流動的經濟,對限度漠不關心,要求燃料的燃燒與花費:飛行、渡海、上路、匯款⋯⋯等。所有的活動已被大流行病與其所揭示的生態災難悄然破壞。

雖然散落於世界各地的家庭因病毒而無法團聚,但將離散設想為「雙重在場」(double présence)6的政治可能性卻令人難以否認,換言之即是「同時棲居兩地」的事實。當現今的生態局勢不再是一統的星球,而是處於衝突的世界,我們必須思考「無所不在」的豐碩政治成果,並進一步賦予其確切的意義。當兩地處於敵對狀態時,何謂同時居住兩地?「地方」與「世界」的概念在此以相互依賴的方式運作——所謂的「地方」是一個真正的實體所在,而「世界」則是由繁多的人類生產與地緣座落的生命形式所組成之關係網絡而成的整體。

以分隔法國與剛果民主共和國這一道亦真亦幻的邊界作爲批判的定調,接著將以具體的在地局勢向下紮根。離散生活勾勒出某種「地緣政治」的輪廓,其意義幾如字面所指,即地域的政治,甚或是空間定位的政治。縱使大流行病侷限了人類的移動,我們必須徹底思考從此地到彼地不間斷的管道所帶來的真實政治豐富性。

地緣政治。在思考充滿對峙的世界之際,並非只考慮國際上主權國家之間的戰爭與緊張局勢,同時要顧及生與死的經濟。殖民化被理解為佔領土地與住民,是這種重要經濟的典範。我想藉由中非歷史來說明此事。

中非與西方的接觸記載始於十五世紀,當時,整個世界正在建構以歐洲為中心的秩序,以及全球空間意識,並開啟了各種「非同尋常暴力」的循環,造成許多瓦解模式不斷重演。7因為許多地方確實能夠承受數次的瓦解。葡萄牙人在1482年抵達剛果後便建立奴隸的買賣:8各種綁架、奴役伴隨著勞動力的流失鬆動了在地的制度與人口統計。非洲大地轉而成為一座巨大的人力資源庫,滋養了朝向國際化的貿易循環。

十九世紀,探險家與殖民社會以歐洲國家之名投入非洲大地的競爭。91885年柏林會議以法律確立了歐洲對非洲的佔領,10維護每個歐洲國家的主權,並確保「完全的貿易自由」。11這次會議強化了整個十七與十八世紀在非洲所發展的「貿易帝國主義」規則,12一般咸信,這是「歐洲國家強加資本主義於非洲海岸」的時刻。13剛果盆地成為比利時國王財產,在此,圖利外國企業的橡膠開採衍生出開發主義(extravitivisme)14的一些暴力形式:滅村、搶奪土地、屠殺與殘害在地居民、破壞共同生活的穩定、強迫勞動,以及自然資源的開採。剛果的土地為歐洲第二次工業革命的發展提供了養分。

這些強取豪奪的循環在當代後殖民剛果中產生新的配置。我們必須能從生命的觀點重新詮釋這些循環:某些人的生命需要他人的死亡來延續。供過於求的社會意味著那些只能作為能源與原料倉庫的社會的滅絕,這是資本世(capitalocène)時代世界的衝突性的公式之一。兩次剛果戰爭讓這個地區在二十世紀末籠罩於暴力之中,甚至跨越到廿一世紀的前四分之一,並已伴隨著高科技的「電子革命」發展,讓剛果的礦產資源邁入全球市場。15襲擊剛果民主共和國的系統性暴力支撐著「結合一種國家與區域資源重新分配的國際供應系統」16。大規模屠殺、人口迫遷、強暴,以及人類性命的脆弱化⋯⋯等。南/北的分界線太過粗略,不足以解釋世界的衝突性。掌控這塊區域的掠奪與開發經濟受到多方支持,包括國際金融與工業的掠食、非洲內國家聯盟,17以及國家菁英所維繫的租稅制度。

面臨如此的暴力經濟,巨型的廢品堆積區儼然成形,其中不被需要而被視為無用的人口過著被詛咒的生活。整個廣袤的土地變成一個個低等生命的區塊。地球破的缺口連連,讓那些被剝奪而連最低基本生活需求都無法達到的幽靈所糾纏。

中非所呈現的各種世界衝突性見證了一個正在成形的吸血鬼:這種神話般的生物以活人血液為食,以增強其生命力。這並非如前述是這個星球普遍的瓦解,而是在資源有限必須進行分配卻被少數人壟斷的脈絡下,有些世界需要靠其他世界的瓦解來維持其生活水準的方法。犧牲部分人來成就另一群人的生命永遠不會被當成醜聞,最好,這件事應該被淡忘。在此脈絡下,許多字彙如人性、普世主義與世界主義,因為過度具有烏托邦色彩而被掏空。因為最重要的在於理解這些字彙所不允許思考的問題,特別是某些人的生命是如何以他人的死亡為前題,18以及過剩的人口如何預設大屠殺的行為可以不斷地重複,並同意謀殺那些僅是存在就是佔據太多空間的對象。

正是在此框架下,從政治上賦予「離散」概念新的意義值得玩味。姑且不談離散所產生的種種歧義,19離散並非單指認同空間的概念而讓國籍、領土與公民權之間產生張力。離散的存在打破了與國體專有的隸屬關係。離散生活即是同時成為兩個空間的成員。

這個雙重在場突顯出滲透在離散存在之中的烏托邦力量。20這樣的存在(exister)預設了異質的自身建構——融入凡符合人、種族與社群之定義的他者(所有可能之他地)。這意味著脫離國家的可能性,打破讓出身地與移居地關係複雜化的邊界,同時質疑真實性與忠誠的修辭:要求主體完全效忠自詡為區塊、實質集團的國家。離散者可以透過建構自成一格的「跨民族與跨文化的少數人」生活模式,21而發展出與現有的國籍邏輯毫無關係的模式。

將離散視為雙重在場並非獨厚任何世界。那些對於生活橫跨多地的人們是缺乏忠誠的指責,必須正面地重新理解為多重的在場。離散的存在是一種拒絕——拒絕必須在兩個世界中做出抉擇。當世界處於衝突狀態,這樣的拒絕變成一種獨特的形式,召喚了一整個生命經濟,挑戰建立在掠食者與獵物邏輯上的地緣政治。

「雙重在場」具有一種土地與物質的意義。思考離散並不是要回答「我是誰?」,而比較是「我住在哪?」的問題。答案十分直接:當離散者住在各個對峙世界的十字路口時,便是住在一場政治衝突之中。關於法國/剛果的邊界問題,這樣的衝突性同樣毫不避諱:富裕社會的消費模式是依賴開採剛果的「血礦產」22。在離散生活中,地緣政治與國際關係變成家務事。離散生活滲透在各社群的情感生活中。我們無須避諱結論中的暴力:世上的不平等有時意味著有人住在一個以吸噬自家血液維生的社會中。舒適的生活需要透過否定他者,這樣的辯證顯得貧瘠。

因此,我們必須發展離散概念的實踐方式,即拒絕毀滅一個世界來圖利另一個,也是拒絕眼見同族死亡。處於衝突的各個世界在何種條件下會同樣宜居?這些世界如何為自己的人口與被邊界相隔的家庭提供相同的宜居條件?在這些有限的時間內,此處的重點不在於重啟協同開發邏輯,因為它過度挹注於發展典範,且以人道主義面貌呈現在富國的移民潮管控政策中。

離散實踐屬於微型政治,其所採的國際主義形式已穩住陣腳,不再抽象。國際主義並非以某種理想化的假設方式主導這個星球的未來,從理論上假設一種共享的人性,相反的,其所關心的是同時受到兩地召喚的主體所實踐的具體行動模式,也正是這處於衝突的兩地形塑主體的生平紀錄與依附(attachement)。

從處於衝突的兩個地方開始思考並非緬懷世界所失去的統一,而是探詢讓兩個空間同樣宜居的方法。所有一切意味著某種延緩的政治實踐。23一方面延緩滅絕、世界的死亡;另一方面延緩讓過剩現象加劇的政經邏輯。在某些毀滅過程看似不可逆之時,我們的論述與解決方案卻如此貧瘠。然而,值得我們省思的是地緣政治如何體現於個人生命之中。且我們得試圖透過遍歷其所需要的存在模式來喚醒革命潛力,理解這裡所謂革命的首要之務是一種拒絕:拒絕犧牲一個世界來維繫另一個世界的生命。如此正是離散存在的烏托邦:儘管連結兩個世界的辯證如此貧瘠仍要同時在場,並竭力居住在任一世界中,不顧一切地開展生命所有的潛力。

Notes
1

Marième Soumaré, « Transferts de fonds : dangereuse chute pour les ménages et … les banquiers », dans Jeune Afrique, 17 mai 2020 .

2

Gloria Anzaldua, Borderlands/ La frontera. The new Mestiza, San Francisco, Aunt Lute books, 2012 – 4th edition, p. 19.

3

Ibid., p. 25.

4

Bruno Latour, Imaginer les gestes-barrières contre le retour à la production d’avant crise, dans AOC, 30 mars 2020 .

5

Stéphane Dufoix, La dispersion, Paris, Amsterdam, 2011, p. 16.

6

Nadia Yala Kisukidi, art. Du retour. Pratiques politiques afro-diasporiques, dans Achille Mbembe, Felwine Sarr (dir.), Politique des temps, Paris, Philippe Rey, 2019, p. 147-174.

7

Isidore Ndaywel È Nziem, L’invention du Congo contemporain, t. 1 et 2, Paris, L’Harmattan, coll. « L’Harmattan RDCongo », 2016 p. 143-144.

8

Raphaël Batsîkama ba Mampuya ma Ndâwla, L’ancien Royaume du Congo et les Bakongo, Paris, L’Harmattan, coll. « Congo-Zaïre », 1999, p. 4.

9

Carl Schmitt, Le nomos de la Terre, tr. fr. Peter Haggenmacher, Paris, PUF, coll. « Quadrige », p. 214.

10

Carl Schmitt rappelle, dans Le Nomos de la terre, que l’acte du Congo constitua « la désignation officieuse de l’Acte général de la Conférence de Berlin du 26 février 1885 » (Carl Schmitt, op.cit., p. 215).

11

Ibid., p. 218.

12

Vincent Hiribarren, art. « Berlin, 1885. Questions sur une conférence », consulté avant publication - à paraître dans la revue L’Histoire à la fin de l’année 2020 (novembre).

13

Ibid.

14

Anna Bednik, Extractivisme. Exploitation industrielle de la nature : logiques, conséquences, résistances, Paris, Le Passager clandestin, 2016. Pour la situation du Congo, voir le livre du journaliste Adam Hochschild, Les fantômes du roi Léopold. Un holocauste oublié, Parsi, Belfond, 1998.

15

Apoli Bertrand Kameni, Minerais stratégiques, Paris, PUF/Le Monde, 2013, p. 156.

16

Ibid., p. 156.

17

Colette Braeckmann, Les nouveaux prédateurs : politique des puissances en Afrique centrale, Bruxelles, Éd. Aden, 2009, 2e ed. revue et augmentée.

18

從剛果的局勢來質疑被國際貿易邏輯所箝制的生命生產邏輯。非洲大陸上存在許多與過剩社會無關的生命生產形式。在此感謝Felwine Sarr所提出的寶貴意見。

19

Stéphane Dufoix, op. cit., p. 327.

20

關於雙重在場的問題,請參見 : Nadia Yala Kisukidi, op. cit. et Dufoix, op. cit., p. 514 et suiv.

21

Richard Marienstras, Être un peuple en diaspora, Paris, François Maspero, 1975.

22

Christophe Boltanski, Minerais de sang, Paris, Grasset, 2011.

23

我引用Ailton Krenak的「延緩」一詞,請參見: Idées pour retarder la fin du monde, Tr. Fr. par Julien Pallotta, Paris, Éditions du Dehors, 2020.

Category
Borders & Frontiers
Subject
Africa, Diaspora, Postcolonialism
Return to Issue #114

翻譯:林志忠(法譯中)

Nadia Yala Kisukidi was born in Brussels to a Congolese (DRC) father and a Franco-Italian mother. She is Associate Professor in philosophy at Paris 8 Vincennes-Saint-Denis University, and Adjunct Director of the research center Les Logiques Contemporaines de la Philosophie (LLCP). She was vice president of the Collège International de Philosophie from 2014 to 2016. She is a member of the editorial committee of Critical Time (Duke University) and cocurator of the Yango II Biennale, Kinshasa / RDC (2021).

Advertisement
Subscribe

e-flux announcements are emailed press releases for art exhibitions from all over the world.

Agenda delivers news from galleries, art spaces, and publications, while Criticism publishes reviews of exhibitions and books.

Architecture announcements cover current architecture and design projects, symposia, exhibitions, and publications from all over the world.

Film announcements are newsletters about screenings, film festivals, and exhibitions of moving image.

Education announces academic employment opportunities, calls for applications, symposia, publications, exhibitions, and educational programs.

Sign up to receive information about events organized by e-flux at e-flux Screening Room, Bar Laika, or elsewhere.

I have read e-flux’s privacy policy and agree that e-flux may send me announcements to the email address entered above and that my data will be processed for this purpose in accordance with e-flux’s privacy policy*

Thank you for your interest in e-flux. Check your inbox to confirm your subscription.